从G7财政部长联合声明看世界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之际,七国集团(G7)财政部长与央行行长于2025年5月在阿尔伯塔省班夫举行会议。会议结束后,财政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尚潘(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表示,七国财政首脑展现出强烈的团结精神,并达成一份具有实质意义的联合公报。尚潘在会后强调:“最好的团结证明,就是我们有了一份联合公报(joint communique)。”他补充指出,本次会议的核心宗旨是“回归基础”,聚焦核心议题并寻求共同立场。

在这份联合公报中,G7成员国在多个方面达成共识,包括:
继续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侵略。公报中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野蛮战争”,并赞扬乌克兰的“巨大韧性”。尚潘在会中称俄罗斯的入侵是“非法的”。
加强打击金融犯罪的合作,包括跨境洗钱和非法资金流动。
审视人工智能对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一致认为必须加强监管协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加拿大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Tiff Macklem)表示:“AI的发展对金融稳定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他补充,金融政策制定者应密切监控新技术可能带来的结构性冲击。

尽管此次联合声明未直接提及美国的广泛关税措施,但关税问题仍是会议的“房间里的大象”。尚潘坦言关税议题在会中确实被讨论,但细节有限,强调各方就“非市场行为”和“全球产能过剩”展开了建设性对话。加拿大方面尤为关注这些关税措施对本国制造业与出口市场的影响。麦克勒姆指出:“许多企业因不确定性暂停了投资……加拿大经济在今年前两个季度表现疲软。”他明确表示,未来经济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税政策的走向。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首次出席G7财长会议。他尚未表态是否考虑调整关税政策。但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会议为贝森特与各国同行建立初步合作关系提供了契机。

G7成员包括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以及作为“非列名成员”的欧盟。在全球经济面临通胀压力、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绿色转型缓慢等多重挑战之际,各成员国之间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尚潘对本次峰会成果表示满意,但也承认各国就部分议题仍存在分歧。例如,相较于去年公报中明确提出的能源转型议程,今年的声明中未涉及该话题,显示出G7内部对绿色发展路径存在不同步。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道格拉斯·雷迪克(Douglas Rediker)指出,虽然本次会议未达成重大协议,但作为贝森特任期初期的一次关键外交活动,其战略意义不容忽视。

此次班夫会议不仅是一次政策协调的契机,也为将于6月15日至17日在卡纳纳斯基斯(Kananaskis)举行的G7领导人峰会定下了基调。尚潘表示:“这就像是在设定一个标准。”届时,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出席会议,预计关税政策、俄乌战争与全球增长战略仍将是焦点议题。尚潘称:“联合声明的达成并非理所当然。在当下这个时代,有时可以实现,有时则较为困难。我们能够达成共识,是一次真正的成就。”

虽然联合声明未带来实质性政策突破,但其象征意义不容忽视。在全球多边主义面临压力之际,G7通过本次会议释放出维护合作、遏制单边主义的信号。对于金融市场而言,关税政策走向仍是影响全球资本流动、供应链布局和投资信心的关键变量。在AI监管与金融犯罪防范方面,G7达成的初步共识可能推动未来出台更多跨国监管框架。特别是在生成式AI加速渗透金融服务的当下,这一议题的重要性将持续提升。

总体而言,本次G7财长会议虽缺乏令人瞩目的政策转折,但其在稳定市场预期、维护制度性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接下来的领导人峰会将进一步检验G7在应对复杂全球风险方面的协调能力与政策执行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