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议中国2021年GDP增幅

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全年经济同比增长8.1%。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其中四季度增幅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3.6%,但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8.1%的全年增长率略高于路透社预估的8%,也高于年初中国政府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度增幅显著高于中国疫情前6%左右的增长率。该数字受到“低基数效应”的影响,比如2021年一季度达到18.3%,背后的原因是由于202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受到疫情打击,罕见地下降6.8%,因此使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速看起来偏高。此外,经济学人智库(EIU)经济学家苏月提醒,在解读现在的经济表现时,还需要考虑到上个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将2020年的实际GDP增长率从2.3%下调至2.2%,这也降低了2021年的基准数字。

不过,以疫情前为基数计算增长率,计算两年平均增长率则可剔除掉低基数因素。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和2021两年平均增长5.1%。回顾历史,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30年,平均年增长率在10%左右的高位。2012年开始下降到7%-8%区间徘徊,“7时代”持续了四年。2016进一步减速,进入“6时代”。而在疫情影响下,2020和2021的平均经济增速也已经跌入“5时代”,多个经济学家和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还将在5%-5.3%的低位徘徊。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不过,中国官方对经济困境并不讳言,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把三重压力描述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而预期转弱背后,中国迟迟无法摆脱疫情影响,回归常态,成为笼罩在中国经济头顶的阴霾。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2021全年8.1%的增长速度基本符合预期,但经济逐季快速走低,特别是四季度4%的中低速增长属于近年来十分罕见的较差表现,其蕴含的经济下行压力之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内需不足是当前稳增长的最大“拦路虎”。具体而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拉低经济增速的主要是内需,即投资和消费。投资是受到基建和房地产的拖累,消费主要是受到国内疫情散发的影响,线下消费没办法真正恢复。再加上汽车消费受芯片短缺等的冲击,住房相关消费也比较弱等等,这种趋势今年上半年预计还会持续。

出口强劲
经济学家通常把经常把投资、消费、出口,看作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去年,中国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一马当先”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动力。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去年中国进出口39.1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万亿,增长21.2%。中国去年实现贸易顺差4.37万亿元。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的出口一路高歌猛进,截至目前实现连续六个季度正增长,使中国贸易规模在全球的占比达到历史峰值。过去两年中国执行旨在清零的防疫措施,供应链在疫情期间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这些原因使企业们做出最符合利益的决策——让订单回到已经全面复工的中国。换言之,中国今年的出口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欧美疫情严重导致的产能缩减,使订单转移到中国,即“替代效应”。

投资孱弱
相比出口而言,投资这架“马车”的显得颇为孱弱。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投资增长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仅增长0.4%,制造业投资增长13.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仅为4.4%。这意味着,中国没有像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四万亿”计划一样,大幅增加基建投资和刺激房地产市场。

2008年底,中国发改委突然放松审批条件,密集批复同意了28个城市的地铁规划,投资超过1万亿元。事实上,“四万亿”中45%投向了公路、铁路、机场和城乡电网。与此同时, 中国政府下调购房的契税,免征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并下调购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不过当年的举措被认为是“饮鸩止渴”,放大了杠杆率和产能过剩的问题,此后多年中国不得不承受“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带来的痛感。当年在金融海啸中用于提振中国经济的基建和房地产,在这一轮经济复苏中却都被抑制。不仅去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仅0.4%,房地产业的信贷环境也被大幅收紧,全年投资增长4.4%,低于经济整体增长3.7个百分点。

消费孱弱
在疫情影响下,消费受到的打击最为直接和剧烈,恢复速度则最慢。苏月称,2020年疫情对消费影响很大,很容易被低估。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5%。虽然增幅超过GDP整体增幅,但需要考虑到2020年消费复苏较慢——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正增长的情况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下降3.9%,成为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在2020年的低基数效应下,中国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才实现12.5%的增长,两年平均增长率仅有3.9%。分月份看,去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1.7%,远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的3.7%,创2020年8月以来最低。

2022中国经济展望
苏月表示,目前的经济数据并没有反映12月下旬中国国内蔓延的奥密克戎变种影响,当前疫情反复将及大地影响服务业,特别是线下消费和运输。考虑到封锁和公众对奥密克戎的担忧,2022年最大的下行风险还是在消费方面。疫情迟迟不散,使中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和刺激经济的手段。苏月认为,鉴于民营企业的孱弱,政府的刺激政策没有看到足够的效果。2022年,中国对科技企业的打压和“碳中和”的持续,这些问题将继续存在,拖累民间投资,导致就业形势和收入增长恶化。

王军则有不同观点。他认为,消费和投资比较疲软的情况在2022年将会有所改善,预计消费增速大致在5-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在4-6%左右,其中基建投资增速或反弹至5-6%左右,出口增速维持在5-10%左右。“我们认为,即使面对奥密克戎变种,至少在2022年上半年,中国将保留其‘清零’政策,这会破坏经济和供应链。尽管中国的进出口在2021年打破纪录,但2022年的前景仍然被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来带的风险所笼罩。鉴于这些挑战,我们预计政府将在财政和货币宽松上更加积极主动,但效果要到2022年现半年才能够看到。”苏月称。

出口或许在新一年难以继续“高歌猛进”的势头。唐建伟认为,出口增速差不多见顶了,一是因为去年基数很高,而且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逐步恢复,出口订单会回流到原来的产地;二是涨价因素也在退潮。随着全球通胀的退却,去年支撑出口的量和价都会回落,所以今年出口增速预计将边际放缓。(转载自BBC中文网)

Leave a Reply to Anonymous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