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万里长城–榆林镇北台

镇北台是榆林市的标志和骄傲,与长城另外三个著名的关口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齐名。因其地势险要,巍峨挺拔、控南北之咽喉而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台”。发行与1999年3月,票面价值为540分的镇北台邮票也是榆林地区以人文古迹、自然风光为题材不可多得的一枚邮票。

榆林地区属于秦朝的上郡,蒙恬和扶苏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率领30万大军在这里开始修建北部边疆地区规模最大的防御工程,威慑匈奴,这就是闻名天下的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朝鲜境内)长达万里,宛若游龙,盘绕于峥嵘峭拔,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之中因此被称作“万里长城”。两年后长城主体工程竣工后,另一个大型工程又开始破土动工。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秦人 “堑山堙谷”修筑秦直道,以连接秦都咸阳与长城,镇北台长城即为其中一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段,在长城的战略意义和地理意义上都属于龙头地位。清朝以前他一直雄壮威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发挥着抵御侵略,保家卫国的作用。

邮票上的高大武威,近逼云天的镇北台属于延绥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因明1473年前驻兵绥德而称延绥镇)。长城上最大的一个瞭望台。

镇北台的修建绵延了百年的历史。早在修建镇北台100多年前,蒙汉人民因为各取所需已经在延绥镇以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地形成集市互通有无自由贸易。然而一批强悍的蒙古人却经常伺机南下,掠夺财物,不但扰乱正常贸易秩序,而且伤害到当地百姓的人身安全。明朝政府担心引火烧身,危及政权于公元1474年(明成化十年)在秦、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同时为控制红山市的贸易,修筑了易马城和款贡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在长城南北显要处,红山之上款贡城西南角修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镇北台”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据说镇北台比一般长城上的敌台和烽火台更加雄壮坚固,方便驻兵,方便作战,高瞻远瞩,镇守漠北。难怪修建镇北台的延绥巡抚涂宗濬在纪念碑文中写道:“因险扼要而危戍守焉,张弩乘城,神器卒发,庶几其有备而无患乎。”

位于镇北台东西两侧的“款贡城”和“易马城”就是蒙汉民族曾经通商往来,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款贡城”,就是官方款待来宾,接受纳贡的地方;易马城则是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古代绥镇位于毛乌素沙漠南沿,属于万里长城的中段,承上启下素为边陲重地,交通要道,因此客商云集,商贸繁荣。当时驼铃叮当,络绎不绝,牛马成群,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生意兴隆。汉人的布匹绸缎;蒙人的美酒皮毛等物品丰盈满市,东西望盛世年华,光景火红。

邮票上矗立在蓝天下山岭上的镇北台,呈方形,底大顶小,高低错落,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垛口相连,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回环往复。虽然色彩清淡,构图简单,但却凸显出镇北台崇高伟大的恢弘雄姿。真实的镇北台,高大坚固。共4层,高30余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第一层为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四面围以墙垣,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石马道。第二层高16.6米,周长130米,进深5米,南墙中开设券洞,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二字,北面石刻“镇北台”。第三层高4.1米,周长88米,进深3米。第四层高4.4米,周长35.44米,顶层平台面积225平方米。各层四面均围以女儿墙及垛口,台层地面铺设青砖。第一层城垣内尚部分守台戍卒营房遗址。

400多年来,镇北台依托万里长城,肩负起了延绥镇八百多公里的边防重任,肩负起了维护和平,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往来的使命。镇北台就是一座蒙汉交好的“丰碑”,永远树立在金色的驼城。

登临镇北台,极目远眺,黄尘飞扬的毛乌素沙漠逐渐缩小,已然消失。青翠茂密的绿化林带逐渐扩大,林木之间绿水长流,波光潋滟。干旱缺水雄浑的塞北风情,揉进了湿润秀丽的江南美色。红石峡水库、沙漠海子犹如黄土地上的眼睛,明媚深情,顾盼四方;2000多年前的长城遗址散落在镇北台周围,那些断垣残壁,荒凉的土堆,历史的沧桑,无不显示着悲壮的雄浑!飘飞的风尘中那些远古的,摧枯拉朽,激壮的力量还没有消失……这种新旧穿插,时空穿越让人思绪飞扬,一张镇北台邮票把古今沟通,把金色的榆林带给千家万户。(2014年3月6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