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工作三年,月薪上万(上)

本来计划新上任三个月之后再写的,因为辞职交接工作比较顺利,决定提早下笔。我的行文大致分三部分:自我介绍、成功法则、职场快速升职经验。

一、自我介绍
我一向觉得,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是有一些内在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知道一个分享者的基本情况,有利于你鉴别分享者的立场、思维模式、思维缺陷、特殊背景等等,从而决定你可以从中如何去芜存菁。但愿我的分享没有太多“芜”。

我2001年夏天技术移民,2005年从Concordia大学电子工程本科毕业,碰上911之后北美的电脑及电子工作大规模外包,找工作无望。同期毕业的12个中国人亦全军覆灭、无一找到电子工程相关工作。那时我度过了我这辈子最痛苦的半年。

痛定思痛,我做了一年的低薪编程工作,积蓄力量2006年终于考入McGill医学院。可是,2008年毕业时又恰好碰上北美经济危机刚爆发几个月(一直延续到现在),我用了整整10个月Full-Time Job Hunting才找到现在的这份工作。我的这一段经历在“来加拿大8年的经验”里有详细的分享。

第一份工作起薪7万多,在医院里从事癌症放疗的临床技术支持工作,做了总共两年又十个月。再过一个星期我就要到新的医院上班了,薪水119K,算上Employer Contribution to My Pension,我耍赖称之为“月薪上万”吧。不过薪水是其次的,更让我开心的是,我从一个Regional Leading Hospital跳到了一个National Leading Hospital,在加拿大排名前五。此外,我的同事80%以上都是博士,而我只是个小硕士。

说句实话,我的所有经验可以总结为一句:“每周坚持工作或学习60个小时”。我过去11年来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如果你能做得到,你也会很优秀,一定比我更优秀!因为我是个平凡的人,小时候家境贫寒,天资也一般,尤其是记忆力很差,这辈子最痛恨学英语!我在“来加拿大8年的经验”那篇帖子里的最后总结,也是说的同样的话。

当然,相信大多数读者愿意听到这一句之外更多的东西。这也是我提笔的原因。

二、成功法则
我年轻时喜欢看一些励志和成功学之类的书,也曾身体力行的去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理念。最后发现其实很多书都是在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就是让你怎么样听起来更来劲、他就怎么写怎么说,而不是怎么样更有效他就怎么说。 很多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说出来就淡如白开水,没法写书、也没法演讲。可惜那简单的几句话偏偏就是生活的真谛。

我不想写书挣稿费、更不想演讲挣出场费,就想说点真话,帮一帮咱中国人在国外混的好一点。所以腆着脸上来、谈一谈我脑子里的“成功法则”。在我行文的第三部分“职场快速升职经验”里,我会具体谈我是怎么把这些法则融入到我的日常工作当中的。所以不喜欢说教的读者也可以直接跳过我的第二部分。

在我开始之前,我想先对那些兜里随时揣着石头和臭鸡蛋上网的读者说句话:我绝对没有认为自己“成功”了。比我成功的多得多的中国人多如牛毛,我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我顶了天也就只够自诩为“凤凰尾巴上的一根鸡毛”而已。但是,那些在国外混得很成功的中国人、很少见到亲自上网来分享的。而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你身边人的经历和经验才是最让你易于借鉴的,于是顶着石头和鸡蛋的威胁、我坦然上来分享了。

我认为成功只有三步:
第一、积极正面的看待你身边的一切事情。
第二、给你自己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然后想方设法实现它。
第三、重复第二步。在重复了至少3-5次之后,你会发现,成功就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你如果想保持一辈子、不难。

积极正面
关于第一步,什么叫做“积极正面”,如何才能做到对一切事情都积极正面?

我这里举几个例子。

西方有一句谚语:“I always complain my father didn’t buy me a good pair of shoes, until a day I saw a man without his foot.”。你有脚,对吧?

斯洛维亚(or印度?)有一句谚语:“一个健康的人可以有N多个愿望,一个生病的人就只有一个愿望”。你没什么病,是吧?

大鞋厂的两个推销员被分别派到非洲,一个说,“妈的,非洲人都不穿鞋我怎么卖啊?我算是倒大霉了”;另一个说,“哇塞,太棒了,我要是免费给一些非洲人鞋子试穿,过不了多久他们就都会开始买鞋穿的,那我从此就发达了!”

记者问泥瓦工在干什么,一个说,“你没看见我正在砌这该死的墙吗?”另一个说,“我在修建我们这个城市最漂亮的建筑,明年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幸福的家庭住进这栋大楼、享受我的劳动成果”。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心痛惋惜了一刹那之后,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下老人高兴的说:“这一只鞋不管多可惜,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好了,你开始抱怨我在剽窃那些所谓的励志书上的故事了?你真牛,那我还是打住吧。说说我自己身边的事儿。

我读书期间曾做过三个月的洗碗工,在夏天,厨房不仅没有空调、还有高温炉子来凑热闹。我每天都要出四、五身臭汗。我就想“真棒,我要是去洗桑拿,还得交钱给别人,这回不仅免费洗桑拿,而且还能拿报酬、天天吃大厨的好菜!”

如果哪一天老板逼着我挨饿加班,我就这么想,“谢谢老板逼着给我挨饿的机会,因为信伊斯兰教的人每年都有一个月的斋月,他们认为挨饿是最好的排毒、Cleansing Your Body。今天好好体会一下这种特别的排毒和净化!”

看过“我的青春谁做主”吗?里面钱小样的爸爸双腿瘫痪之后,一醒来就要医生打针让他睡着,睡了几次之后终于想通了,他其实是在逼着自己乐观起来。他醒来之后见他妹妹和妹夫的时候说的那几句笑话,让我眼泪夺眶而出、刷刷的直往下流,这才是真正的男人、积极正面的典范!

有一点很多励志书上不提的就是:

千万不要跟消极负面的人呆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常人都无法避免的。你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你就会潜移默化的变得越来越消极负面,而且你自己都察觉不出来!

有些人的消极负面好像是天生的,例如我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鼓励人勤奋,就有人说“那早起的虫儿岂不是被鸟儿吃?”。他说的是对的,一点没错。但是,问题的关键不是“对错”,而是“利弊”,是“选择”,你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去积极正面的想问题。想多了,它就会变成你的习惯,这种习惯会变成在你脑子里起心理暗示的作用、就像给你身体内注射了一些增强体能的荷尔蒙,你会时刻充满了动力去达到你想要的。

“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现在谈第二点:给你自己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然后想方设法实现它。

如果说第一点是你在思维意识方面所需要做的突破的话,那这第二点就是你在行为方面需要做的突破。第三点其实就是重复第二点,重复再重复,一直到你切身真切的感受到“成功就是一种习惯”,这时你的人生就会一直走上坡路的。

所谓的“跳一跳”,意思是你得费点劲才能达到你的目标,它有一定的高度。所谓“够得着”,意思是目标不可以太高了,不切实际。两者都很重要。

定目标一定要变成你生活中的习惯,甚至要达到没有目标你就活不了的地步。

我的生活中永远都没有缺过目标,任何时候我都有好几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从远到进、我都不介意数给你听。例如,

–目前来说最远的,未来10-15年我要达到税后百万RMB的年薪(除掉通胀因素);
–不太远的,未来3-5年我要我的税后月薪达到一万刀(目前是税前一万);
–今年的目标,我要看完所有的TG Protocols和三本专业书,并总结;
–下个月的目标,我要每周工作60小时,把新去的那家医院的相关业务都上手。

–下个星期的目标,我要完成五个TomoTherapy Plan并总结,学会Occentra Plan并总结。
–今天的目标,我要完成我的帖子,否则不睡觉。
–我在看书的时候,还会设立每个小时的目标。根据书的难易程度,我会要求自己每个小时看4-10页书,然后每个小时都要花个一分钟Review、看一下我达到我自己设定的目标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原因是什么?

有人一定会说,你累不累啊!疯不疯啊!我告诉你,不累,我也没疯。我想先问你,你要求两岁的小孩刷牙的时候累不累?做过父母的都知道那是个相当累的活儿,哪个小孩都不愿意刷牙,而且笨手笨脚,你要教无数次、而且每天早晚、耳提面命的坚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他最后才会慢慢养成习惯。

现在看看你自己,你每天早上、或晚上、或早晚都要刷牙,累不累啊?你刷牙的时间可比我每天定目标和Review目标的时间多得多了,但是你从来没有想过不刷牙、对吧?因为你觉得你必须刷、刷牙很重要。你养成了刷牙的习惯,以至于你刷牙的时候再也不会去想“为什么我要刷牙”这个问题。我想告诉你的是,定目标比刷牙还重要,除非你不想成功。 什么?你不刷牙?那这回轮到我要疯了。

搞管理的人都知道PDCA,也就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Study)和行动(Action)。这个循环是Continuous Improvement的最有效的办法。如果连第一环的“计划”都没了,Improvement可能会有,但是Continuous 就绝对很难出现了。也就是说,你现在是什么水平,以后都很难有水平的升级、或者说人生的突破。

目标一旦制定,就得坚定不移的去实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才是整个成功的环节当中最难的一步。

我在30岁前也花了差不多6年的时间才逐步养成了这个习惯,就是学习怎么样坚持要求自己“每时每刻坚定不移的执行你自己制定的目标”。这个需要一个很痛苦的磨练过程,而且需要很多年。在这期间,不仅第一条所说的永远“积极正面”的思考会给你很大的帮助,还需要你的自我激励。 例如,

–我曾经试过写下我的目标,挂在蚊帐顶上或者侧面、让我自己每天一睁眼就看见它。
–我试过贴在浴室的镜子上,每天早上刷牙的时候就看见它。
–我试过达成目标后奖励给自己一样心仪的东西,然后把心仪物品的照片或是招贴画挂在房间的墙上。
–我试过身上随时带着一本Og Madino的“销售圣经–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按照书里介绍的,每个月只读一篇很短的“羊皮卷”,每天一上公车就掏出来读,一直到它深入你的骨髓。
–我试过精读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年之内不停的拿书里的内容来对照自己。
–在广州的跨国金融公司做销售时,我试过跳上办公桌,举起右手,象宣誓一样在二百多同事面前大声读出自己的“宣言”,并挑战谁比我的声音更大我就输他20块钱。

当然,我这么多年的经历告诉我,你不一定要象我一样做那些“蠢事”才能养成“每时每刻坚定不移的执行你自己制定的目标”的习惯。每个人都有适合他/她自己的激励方式,需要自己用心去摸索和体会。我只是想告诉你,与自己的惰性和怯弱作斗争、养成一钟自律、勇往直前、从不会被困难吓倒的习惯是如何的困难。但是,一旦你养成一个好习惯,真的是终身受益无穷。

如果你是个善于从生活的例子当中观察总结的人,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一些能够最激励他/她的有效办法。例如,我看到好几个男人,因为失恋被女朋友看不起,后来发奋起家的(虽然他们可能不会承认)。我也看到过几个朋友、就是看不惯身边某一个比她差却还看不起自己的人激怒了,偷偷发奋在短短几年内把别人甩开一大截的、让人刮目相看的。

我也看见过由于自己的家人或者亲戚混得不错,他心里有压力,然后他就一直把某个人作为赶超目标,最后终于“扬眉吐气”的。 当然,我也看见过与世无争,你怎么激励他都无动于衷的。还有今天鼓气明天泄气、后天鼓气大后天又泄气、永远都突破不了自己的。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有意的去寻找对自己最有效的目标和动力,也需要去认真的认识自己、解剖自己。 这个寻找持久动力的过程你是不需要告诉任何人的,所以,哪怕你有一些心理阴暗的角落也没有关系。

当然,这种动力还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动力,有点像是化悲痛为力量、化忌妒为力量、或者化面子为力量。到了人生的一定阶段,这种动力就会消失。 所以,最持久的力量是跟自己比,跟你的过去比。你今天比昨天每小时可以多看一页书,那就是突破了自己,了不起的进步!你这个学年的GPA比上个学年的GPA高了0.5,那就是突破,要庆贺、奖励自己。你父母属普通工薪阶层、你现在是打工精英一族,你要为自己骄傲。你世世代代都在中国,到你这一代终于迈出国门了,你是好样的!

但是,到了国外也要给自己的祖祖辈辈长脸,为中国人长脸,更重要的、为自己长脸,证明给这个世界看看,你不仅可以在中国混的好,你在国外也混得一样棒!

其实,这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里面的精髓:“在美国,人们通常看不起父母很有成就而子女有点成就的人,最看得起的就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背景而又成功的人。哪怕它只是一点小小的成功”。这是深入美国人骨子里的文化,所以,在“识骨寻踪(Bones)”那部热门电视剧里,Hodgins永远都不愿意别人知道他老爸特有钱,因为那样的话,别人就会把他的成功或多或少的看作是“理所当然”。这与中国的那种巴不得所有人都知道“我爸是李刚”的文化和炫富文化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的。

所以,你现在到了国外,你爸越穷你越要觉得骄傲,因为那证明你比别人更牛B。不管你现在混得如何,你如果能突破自己,下个月比这个月进步了,明年比今年更好了,那就是北美人眼中的成功!也是我这里所说的最关键的第二步:订立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然后想方设法达成它!接着再定下一个目标逼迫自己再“跳一跳”,你会发现自己有能力不停的突破自己的极限!

重复第二步
现在谈最后一点:重复第二步。在重复了至少3-5次之后,你会发现,成功就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你如果想保持一辈子、不难。

有了第一点思维意识上对自己不断的突破,第二点对自己行动力上的不断突破,这第三点其实就是一种对自己亲身经历和自己能力的坚定信念,一种水到渠成的意识上的升华而已。

我敢跟你说,第二点里的我所有的目标,不管是中期的还是远期的,我相信我一定做得到!为什么,因为在过去将近17年的不断追求“成功”的经历和经验中(注意,这里的“成功”是指上文所提到的狭义的“成功”,也就是相比自己的过去,在某一点上突破了),我非常清楚什么样的目标我需要“跳一跳”而且也 “够得着”。

而且,通过十几年不断的去尝试达成我每一次的下一个目标的时候,我已经积累了足够的亲身经历和经验、以及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而准确的认识。更加关键的就是,“成功”、或者准确的说:“突破自己”,已经成了我的一个习惯,就像每天早上要刷牙一样,我每天都在朝着我的目标“快乐”的奋进着。而之所以快乐,是因为我知道我定的下一个目标我一定可以达成,我所需要的就只是再“跳一跳”,我以前的经验告诉我,它一定能行。 因为我这已经是大约第10次的比较大的自我突破了,我已经突破了9次,我有什么理由相信第10次会失败呢?更何况我的大突破还是有很多个被我细化的小突破一个一个组合而成的。

到了这个阶段,也就是当你认识到、而且也坚信“成功就是一种习惯”的时候,你已经彻底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你每天所作的,只不过是重复你的那个习惯,再也没有任何痛苦可言了。所以,上面所说的第二点“制定目标、并随时随地执行或追求你的目标”才是真正的“瓶颈”,也是大多数人突破不了的地方,但是一旦突破,前面其实是一片绿洲。

据说鲨鱼是所有鱼类中唯一没有长鱼鳔的,所以,鲨鱼没法睡觉,一睡觉就沉下去了。鲨鱼在水里永远都在不停的游动中,几千年进化下来,它成了水中最凶悍的老大。一个没有长鱼鳔、在我眼里可以称作为“残疾鱼”的物种,都可以最终成为老大,更何况我堂堂七尺男儿之身!

相信读者还是喜欢实例,那我就说几个我自己的主动寻找“自我突破”的经历吧。

我小时候生长在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一年只能吃一次鸡的家庭,吃肉基本是梦想。营养不良,还体弱多病,每年住院一次。考高中的时候,成绩估计够了,但是因为是省重点,还要加考体育,把我妈给急坏了(我一直到上大学的时候,1.73米的身高都只有98斤,你可一想象一下我的瘦弱)。我妈为了我能考上省重点,一狠心,天天早上用象细竹子一样的扫帚条抽我出门跑步。当然,我相信当时我妈的心比我被扫帚条抽打的身体还疼。坚持了一个月,后来体育考试1,500 米我是掐着时间、玩儿了命跑下来的,刚刚及格,到了终点线时我吐了一地、我妈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我知道我的瘦弱身体会是我未来人生路上的一大障碍、一个必须首要清除的障碍。于是1986年上同济大学的时候,我抓住一切机会去每天只开一个小时的露天 “健身房”,两个学期下来,我长了16斤,第一次突破自己的身体极限。后来我也一直坚持有氧锻炼、隔几年就去器械室练几个月杠铃和哑铃,虽然体重再也没长过,但是43岁的我训练一个月就可以达到加拿大部队30岁年龄组的参军标准。 2006年我给自己买人寿保险时,保险公司抽完我的血并化验一通之后,说我是“优质保户”、身体蹦儿棒,所以每年的保费减去20%。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听说人人都要交的、公布在网上和所有宣传册子里的标准保费竟然还可以减价的!你是否埋怨过你父母没有给你一副好身体?或者小时候没有给你好营养?听了我的故事也许你心里会好受一点。“成功”就是超越你自己,它当然也包括生活方面的、身体方面的。

故事二,我2002年在Concordia大学上电子工程本科时,第一个学期刚从国内过去、不了解情况,所以只选了四门课,发现还行,于是第二个学期就选了五门。 我说过,我看书的时候,每个小时会记录一下前一个小时看了几页书,就像流水帐一样,以便检讨和改良,同时也确保进度。每个星期我还会再小结一下。第二个学期结束时,我做了前两个学期的时间流水帐的总结,分析了一下为什么第二个学期比第一个学期可以多修一门课,那我第一个学期的时间都浪费到哪儿了?这么一分析下来,我发现有些时间还可以再挤一挤,于是我第三个学期选修了六门课,全是三个学分,猜猜结果如何?5个A+加上一个A-。我自己都吃了一惊。

但是我知道,就充分利用时间而言,那基本上是我的极限了。于是,第四个学期,我又给自己找了另外一个挑战,修四门课,在兼照顾5岁女儿的同时,每个星期还去打工13个小时,因为那时缺钱用。从我的故事你可以看出,如果我不是每个小时记录我的时间流水帐、设立小到每个小时的目标的话,我是没有可能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预见我修六门课的能力的。 所以,首先要养成设立“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的习惯,然后费一点劲跳一跳就行了。每个学期突破自己一小步,两年下来我已经突破自己一大步了。我不再为拿不到高分而烦恼,因为 只要我努力的跳一跳,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故事三,我2005年从Concordia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无望。痛定思痛,于是申请了六所大学的医学院,我3.68的GPA结果还是全部被拒,医学院真难进!但我不服气,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我直接去McGill医学院找系主任谈话。由于我做了几年的销售,虽然英语不好、自我推销的功夫还是不缺的。谈话后、系主任对我的印象很好,但是后来系里开会表决时,说我有点像转专业的性质,怕我在物理方面的专业功底不够,加上其他理由,再次否决。

正如俗话所说,“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在另一个地方开一扇窗”。正在我拼命寻找其他出路的时候,朋友说系里正好有个教授要招一个学生做编程、搞研究,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块我可以利用来敲破McGill大门的敲门砖,于是立刻登门、直接找教授面谈,预约都没有。两个星期的招聘下来,教授最终还是要我了,廉价IT劳工,8刀一小时。

但这只是我的第一步计划,也就是先“突破一小步”。由于我在之前已经上十年的不停尝试“突破自我”的经验给了我足够的信心,我相信我可以籍此机会多接触系主任、再次寻找被录取的机会。

果不其然,天天呆在系里,我非常积极的早去晚归,午饭也尽量不休息,寻找机会跟系主任打照面、打招呼、自信的微笑,但不提正事儿。两个多月下来,我再次找到系主任面谈,请他允许我做Special Student,就是只修学分不拿文凭的那种。这种“小事”系主任有权直接决定,马上同意,但要我修最难的那两门课。其实,系主任和我都心知肚明,一个学期下来,如果我的成绩不好,自然得走人!我那几个月比高考还紧张,白天编程和上课,晚上回家拼命预习、复习。结果考试下来,1/3的人不及格,被赶出校门,回家过年(McGill的此专业以“淘汰制”来保证质量和称雄北美)。而我一门课第一名、另一门课第4名(总共11个正式录取的学生、加我12个)。系主任终于抓到有力的证据证明我的能力,在下一次的系里开会时,全票通过。我被提前9个月通知:“下一年保证录取,而且不用进下一年的Selection Pool再次筛选”。

这样的例子,你要我举,我还能举好几个。篇幅所限,不再赘述。但是,我想传达给你的信息都是一样的,我非常清楚什么事情我做得到,什么事情我做不到。每次突破一小步,几次突破一大步。小步和大步基本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因为“突破自己”已成为我的习惯。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