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暴龙物种新发现?

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的科学家近日发现一种新的恐龙标本,估计正好填补了暴龙进化过程中“缺失的一环”。

该标本最初在50多年前在蒙古戈壁滩发现,但科学家一家未为意这个重要线索,直至卡尔加里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泽勒尼茨基(Darla Zelenitsky)派研究生沃里斯(Jared Voris)前往蒙古进行考察,才发现其重要性。

泽勒尼茨基说:“几年前他去那里做研究时,看到化石后已给我发短信说他认为这是新物种。”当时为免贸然行事,科学家一直未有张扬,直至经过仔细研究确认后,6月11日才在英国科学周刊《自然》(Nature)上发表。这种新暴物种名为Khankhuuluu mongoliensis,有"蒙古龙太子"的意思。科学家相信,牠是在大约8500万年前,通过陆桥,从西伯利亚穿越到阿拉斯加。

泽勒尼茨基说,由标本的进化程度来看,似乎是介于小型暴龙(tyrannosauroids)和霸王龙(tyrannosaurs)之间。“牠大约重750公斤。牠的祖先只有两三百公斤,个头很小;但霸王龙体重则超过1,000公斤,估计可达5,000公斤。”“这次发现让我们从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霸王龙的家谱。这改写了暴龙的家族史。”

当初蒙古龙太子或类似物种为何会从亚洲迁徙到北美?泽勒尼茨基说,这可能是为了跟随猎物。她估计,可能当时在北美暴龙类的捕食者并不多,所以牠们得以能在该地立足,并进入食物链顶端。“霸王龙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使它们能够进化成庞大的体型,最终成为白垩纪晚期肆虐北美和亚洲的大型顶级掠食者。”泽勒尼茨基说,从地质学角度看,暴龙的进化发生得很快,可能只是用了几百万年。(来源:RCI)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