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dson’s Bay品牌值不值钱?

–Canadian Tire公司$3,000万收购百年老店“遗产”引发热议

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零售巨头Hudson’s Bay (HBC)在经历破产重组后,其核心品牌资产终于找到新归宿。6月13日加拿大轮胎公司(Canadian Tire Corp. Ltd.)宣布以$3,000万收购HBC旗下包括品牌名称、彩色条纹标识、盾徽等知识产权。这笔交易不仅关乎商业价值,更牵动着加拿大人的历史情怀。

品牌价值:350年历史能否变现?
创立于1670年的HBC最初以皮毛贸易起家,逐步发展为加拿大国民百货商店,其绿、红、黄、靛蓝四色条纹标识自1779年沿用至今,曾被印在毛毯、服装乃至独木舟上,成为加拿大文化符号。然而,品牌的历史光环未能转化为现代商业竞争力。2024年3月,HBC因疫情复苏缓慢、市中心客流量下滑及美加关税战等因素申请债权人保护,旗下80家Bay百货和16家Saks门店面临清算。

此次交易中,加拿大轮胎公司除获得HBC主品牌外,还接手家居品牌Gluckstein、Distinctly Home及服装线Hudson North。业内分析指出,彩色条纹标识可能是最具商业价值的资产——该图案具有极高的公众认知度,与加拿大轮胎旗下Mark’s、SportChek等品牌的户外、家居产品线天然契合。

战略意图:轻资产收购的“爱国生意”
加拿大轮胎CEO格雷格·希克斯(Greg Hicks)将此次收购称为“战略与爱国之举”。该公司拥有1,700家门店,与HBC原有渠道高度重叠,可快速整合收购品牌:家居产品线可入驻Canadian Tire门店,服装系列则并入Mark’s和SportChek。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轮胎近期刚以近$13亿出售运动品牌Helly Hansen,现金流充沛,时机把握精准。

但希克斯明确表示不会接手HBC实体店运营,仅竞标“少量租赁场地”,具体用途未明。目前,HBC位于核心商圈的39处租约仍吸引12家竞标者角逐,部分场地出现多方争抢。

行业反思:传统百货的“品牌残值”困境
HBC此前面向潜在买家征集方案时,曾希望有人能重塑其现代百货业态,但最终17份投标中多数聚焦品牌资产。金融顾问机构Reflect Advisors董事总经理亚当·扎列夫(Adam Zalev)透露:“许多竞标者看中HBC资产的衍生可能性。”这反映出传统零售业转型的残酷现实——当商业模式失效时,品牌遗产往往成为最后可兑现的筹码。

此外,HBC的4,400件历史艺术品(包括1670年皇家特许状)将通过Heffel画廊拍卖,标志着这家曾掌控加拿大经济命脉的企业正彻底解体。

专家观点:情感溢价与商业逻辑的博弈
多伦多大学零售学教授温迪·埃文斯(Wendy Evans)指出:“HBC品牌的价值取决于加拿大轮胎能否将其历史底蕴转化为产品溢价。若仅作为营销噱头,$3,000万或许偏高;若能注入创新设计,则可能激活沉睡的消费者情感。”

市场将很快见证答案:交易预计今夏完成,加拿大轮胎计划2025年春季推出首批HBC联名产品。对于这家百年企业而言,品牌火种得以保留已属幸运,但要让条纹标识再度闪耀,新东家仍需证明自己不只是“历史博物馆的保管员”。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