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五味杂陈》寻找亚裔身份?

蒙特利尔通往亚洲文化节(FESTIVAL ACCÈS ASIE)上,来自纽约的现代舞编舞、舞者伍美燕(Mei-yin Ng)与本地艺术家莉亚.方(Léa Tremblay Fong)合作编导的《五味杂陈》(Sit, Eat, Chew)将在5月27日在唐人街四个地点上演。

伍美燕告诉加广中文,自己在纽约唐人街居住多年,希望能用现代舞,打破人们对华裔艺术的固有印象,比如,京剧戏曲式的传统音乐和华丽的服饰等。她从2018年开始,应通往亚洲文化节的邀请前来蒙特利尔,开始筹备这个项目。由于疫情和申请艺术资金的周期,直到今年,这个大型舞蹈才和观众见面。

伍美燕说,”借这个舞蹈,了解更多关于我们的历史和背景,寻找我们个人身份,我们的亚洲文化传承依然在,但又处于不断改变之中。”她还认为,许多老一辈唐人街人不愿意讲述过去,因为有太多的痛苦和屈辱记忆,而到了年轻一代,比如她儿子一代,唐人街代表了和自己最为接近的文化,很自然有了解的渴望。

UBC历史学教授余全毅说,”唐人街是一个象征,一个比喻,帮助我们去理解华人整体在加拿大的遭遇和经历。即使你是来自大陆的新移民,你和唐人街没有交集,但理解唐人街的历史和长期的挣扎,也就明白了华裔的挣扎,理解作为一名华裔,在加拿大究竟意味着什么?”

与唐人街深层联系
把《五味杂陈》带到蒙特利尔唐人街,伍美燕希望和本地艺术家合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了解本地唐人街。而这个项目的参与者从去年12月开始,每周都前往唐人街的一些机构,比如颐康中心等地方,教大家跳舞。莉亚告诉记者,和她学习舞蹈的人,无论年纪和背景,都很热情,有好奇心,希望学习更多的舞蹈动作,像是如何做模仿机器人的动作等等。也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很自然地了解到唐人街的变化和个人的故事。莉亚.方说,”我喜欢与不同社区合作,我喜欢尽我所能为社区做些什么,表演反而不那么重要了,我喜欢街头和生活环境下展示我的作品。”

唐人街的孩子们
伍美燕出生在马来西亚,是第二代华裔。为了舞蹈,她三十年前前往纽约,再次成了移民。她表示,作为移民的父亲对她的选择最初是不赞成的,在老一辈人眼中,跳舞简直不是个正经职业。伍美燕说,”移民对孩子们有更高的期待,希望孩子们有稳定的职业,不需要经历太多苦痛,这一点似乎是放诸四海皆准。”

伍美燕表示,当年,她是买了单程票前往纽约,因为知道如果自己闯不出名堂,就只能回到马来西亚结婚生子。后来,她逐渐得到了舞蹈界的认可,得到了艺术资金支持,还得了奖,这让父亲慢慢改变了看法。不过,父亲从未告诉过她自己的想法。直到2021年父亲过世,伍美燕才在抽屉里找到很多父亲的剪报,全是她舞蹈表演和获奖的消息。

对此,莉亚和另一位舞者吉纳维亚.杨(Geneviève Duong)感同身受。莉亚介绍说,自己在大学预科一个偶然的机会喜欢上了现代舞,随后,前往多伦多的约克大学主修舞蹈以及国际发展研究。莉亚.方说,”我的父母不是移民背景,他们对我走上舞蹈之路表示支持,认为既然是我的选择,就会尽其所能支持,。但有很长时间,我爸爸还会告诉我,你看,某个政府机构正在招人,你不是也学习了国家发展研究吗?”

她告诉加广记者,自己的外祖父是华裔,来自广东,缴纳了人头税进入加拿大。外祖父去世的时候,莉亚的母亲才13岁,所以,好长时间家人都不大了解他的经历。2018年,她与母亲决定联络多年没有联络的亲属,理清外祖父移民的脉络,也算是自己的寻根之旅。当然,她们也寻找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比如,外祖父是个叛逆的孩子,并不喜欢家庭给他安排的一切,包括婚姻,而他在中国竟还有个妻子和一个儿子,对此,莉亚和妈妈毫不知情,已经年过九十的外祖母也从未提及。

吉纳维亚.杨告诉记者,在没有成为舞者之前,自己学习的是护士——尽管她从八岁起就知道自己热爱舞蹈。2009年,她下定决心放弃了在麦吉尔大学的学业,成为魁北克舞蹈学院的学生。吉纳维亚.杨说,”当我选择了自己心爱的舞蹈,同时也需要接受的一点是,我的父亲反对我这个决定。直到现在,他从来没有看过我的演出,这让我感到很受伤。尤其这个舞蹈是关于唐人街的,我父亲总说,他不想往回看。”

杨的父亲是越南船民。1979年抵达加拿大的时候才18岁,是家里唯一逃出来的孩子。在魁北克,他遇到了自己的妻子,被一对来自阿根廷的犹太夫妇收养的女孩。杨表示,自己从小就在不同的种族、文化、以及宗教冲突之间长大。最后,她称,参与《五味杂陈》项目让她意识到,个人故事也是我们创作的一部分,作为艺术家,亚裔艺术家,如何用舞蹈追寻自己的身份。魁北克城的唐人街已经消失了,这次演出之后,她希望能申请艺术基金支持,展示魁北克残存的亚裔文化部分。

这三位舞者的成长故事令人充满好奇,《五味杂陈》会如何展现这一点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她们在5月27日,于蒙特利尔唐人街四个不同地点的表演。(来源:RCI)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