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并非都好?

美国两项最新环保科研结果称,大规模植树造林如果实施不当,不但不能保护环境,反而会带来更多害处。研究项目中包括有中国北部沙漠地带植树工程。在这两项研究中,其中一项得出结论称,植树造林的经济刺激措施如果执行不当,不但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而且在减少碳排放量方面作用也很有限;另外一项研究发现,新森林的碳吸能力可能被高估了。两项研究想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是:要想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不是简单的植树造林就万事大吉。

BBC环境事务记者马特·马格拉斯(Matt McGrath)说,过去几年人们一直把植树造林作为缓解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因为它成本低、影响大,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先前的一些研究表明,树木具有吸收和储存碳的巨大潜力。所以,许多国家都将植树造林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之一。多年前,一项旨在恢复森林的全球性计划波昂挑战(Bonn Challenge)就提出到2020年将恢复和重建1.5亿公顷遭砍伐的森林和退化土地;到2030年则完成3.5亿公顷的森林复苏。那为什么又说植树造林不好呢?

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大约40个国家批准了波昂挑战计划。然而,科学家敦促人们不要急于盲目植树造林。他们指出,迄今为止所作出的波昂挑战承诺中,近80%新森林只不过是单一树种的种植或是特定产品,例如果树或橡胶树,不符合生物多样化的标准。主导这项调查的科学家认真研究了政府给私有土地所有者植树的经济鼓励措施。以智利为例,智利政府从1974年至2012年颁布了一项法令来补贴植树造林成本,种植者可以得到75%的补偿。这项造林政策被广泛视为具有全球影响力。

本来植树计划不应该包括原有的森林,但由于执法不严加上预算限制,导致一些土地所有者只是用更有经济效益的新树种取代了原始森林。其结果,可想而知。研究发现,补贴计划确实扩大了森林面积,然而却减少了原始森林的规模。作者指出,由于智利原生森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能存储大量碳,因此该补贴计划创造的新森林不但加速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且还未能增加碳储存。研究联合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兰宾(Eric Lambin)教授表示,如果植树造林的政策设计不当或执行不力,不仅浪费公共资金,其结果还会导致排放更多的碳,并丧失生物多样性。“其结果却适得其反,”他说。

另外一项研究则主要看新森林到底能够从大气中吸收多少碳。许多科学家通常都是用一种固定比例来计算树木可以从空气中所吸收的碳量。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比例应取决于当地条件,因此考察了中国北部的戈壁沙漠。为对付气候变化以及减少来自戈壁沙漠的扬尘天气,中国政府在靠近戈壁沙漠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研究人员查看了当地新增林地的大量土壤样本后发现,在碳贫瘠的土壤中,种植新树木确实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密度。但如果土壤已经饱含碳,新森林反而会降低有机碳的密度。作者说,这表明之前那种关于通过植树造林解决碳吸收量的假设可能被高估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主要研究作者陈安平(音译)博士表示,希望人们能够明白植树造林并不是那么简单。他解释说,绿化涉及许多技术细节以及不同部分之间的平衡,单靠植树造林并不能解决我们所有的气候问题。这两项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可持续发展》(Nature Sustainability)杂志上。(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