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安妮·弗兰克”日记重见天日

热妮娅·斯皮格尔(Renia Spiegel)被纳粹士兵开枪打死时是1942年,那年她18岁,已经偷偷写了3年的日记。在波兰东南部一个叫普热梅希尔的地方,追捕犹太人的纳粹士兵在一幢农舍的阁楼上发现了躲在那里的热妮娅。那时纳粹已经占领波兰,犹太家庭都被赶到“犹太贫民窟”居住。热妮娅是从一个这种监禁居住点逃出来的。

她的日记本里记下了纳粹入侵时的种种情景,描述了自己和亲友们恐惧、绝望、悲哀的情感。还有,热妮娅当时情窦初开,爱上了一个小伙子。少女的热恋和纳粹占领下的惊惶恐惧在日记本发黄的页面交替出现。《热妮娅的日记:在纳粹大屠杀阴影下求生的少女》(Renia’s Diary: A Young Girl’s Life in the Shadow of the Holocaus),多年来一直静静躺在银行地下保险柜里。她的亲属最近才把日记的英译本公之于众。

人们把热妮娅称作波兰的安妮·弗兰克,把她的日记跟《安妮日记》(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相提并论。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是二战期间纳粹大屠杀的受害者,1945年死于犹太人集中营,享年15岁。她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幼年时父母举家迁居荷兰躲避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纳粹占领荷兰之后,安妮全家躲入父亲就职的公司大楼里的密室,后来有人告发,被纳粹逮捕并关进集中营。安妮13岁生日时收到的生日礼物中有一个日记本。日记从一个犹太少女的视角记录了纳粹统治时期的人和事,还有少女安妮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起伏。

安妮开始写她那本流传后世的著名日记的那年,波兰少女热妮娅在藏身的阁楼上被前去搜捕的纳粹士兵开枪打死。安妮的日记从13岁到15岁写了2年,热妮娅的日记从15岁到18岁写了3年。安妮的日记是她父亲奥托·弗兰克的秘书偷偷收藏保存,战后交还给奥托,1947年德语版《安妮日记》出版,1952年英译版问世。之后的岁月里,安妮的日记全世界家喻户晓,被赋予了超越时空的精神意义,进了各国的学校教材;她的名字出现在1999年《时代》杂志“全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人”名单上。

《热妮娅的日记》英文版2019年9月19日在英国出版。热妮娅的妹妹伊丽莎白和母亲是纳粹迫害的幸存者。伊丽莎白后来改名阿丽亚娜。她对BBC记者丽贝卡·琼斯说,姐姐就像她的“代理母亲”,阿丽亚娜记得,姐姐生性安静,非常爱思考,极聪颖,又非常善良,考虑周全,在学校负责一个文学项目。热妮娅喜欢诗歌,憧憬成为诗人。

普热梅希尔位于波兰东南部,离乌克兰不远。1939年,热妮娅开始写日记。她落笔之处,读者可以听到德军空袭的轰炸声,凄惨悲切的啼哭嚎叫声,波兰犹太人贫民窟令人窒息的氛围和不时有犹太人家庭人间蒸发的诡异,还有东躲西藏的惊恐和紧张。显然,纳粹的恐怖凶险也没挡住情窦初开的热妮娅和自己心爱的少年坠入爱河。男孩名叫齐格蒙特·施瓦尔泽(Zygmunt Schwarzer)。她的笔下流出少男少女的初恋情歌。她和他初次接吻。几个小时后,德军占领了她的家乡。热妮娅全家和当地其他犹太家庭一样,被德国人赶出自家居所,集中住到犹太区。她有一天偷偷逃了出去,躲在一幢房子的阁楼上,被德国人发现,当场击毙。那是1942年,她18岁。

日记摘录:1942年6月7日

我环顾四周,到处是血淋淋的杀戮。恐怖的屠杀。凶杀、谋杀。万能的上帝,我无数次卑微地伏在您脚下祈求,帮帮我们,救救我们!主啊,求求您,让我们活着吧。我要活着!我才刚踏入生活。我不想死。我怕死。一切都如此愚蠢、如此琐细、无足轻重、如此渺小。今天我担心自己长得丑,明天我或许就永远停止思考了。

热妮娅被打死之后,齐格蒙特在她的日记本上写下了令人心碎的一页,最后一页。他自己也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但活到了德国投降,战争结束,后加入美军成了一名军医。1950年,齐格蒙特在纽约找到了热妮娅的妹妹伊丽莎白和母亲罗萨,把这本日记交给了她们。震惊、悲痛之下,伊丽莎白拿着姐姐生前的日记泪如雨下,实在无法面对,就把它锁进了银行的保险柜。这本日记的出现“太让人震惊了”,亚历桑德拉说,她母亲一直无法从姐姐被纳粹打死的悲痛中解脱出来。

她的女儿亚历桑德拉·贝拉克(Alexandra Bellak)对从未谋面的姨妈十分好奇。2012年,她找人把热妮娅的日记翻译成英文。那时热妮娅和伊丽莎白的母亲已经去世。她坦言:“读了这本日记之后,我才觉得对这个美丽灵魂的深刻、宽阔和成熟有了一定理解。”她觉得热妮娅的故事应该与世界分享。于是,就有了英语版《热妮娅的日记:在纳粹大屠杀阴影下求生的少女》(Renia’s Diary: A Young Girl’s Life in the Shadow of the Holocaus)。(转载自BBC中文网)

Leave a Reply to Anonymous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