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大革命到黄马甲

今年是法国大革命爆发230周年。此时此刻的法国,因不满燃油税上涨而开始的 “黄马甲”抗议运动,持续了7个多月之久,仍然在巴黎街头与警察对峙。在许多时间许多地点,“黄马甲”运动是相当暴力的。那么,当看到高度文明的发达社会里出现规模如此庞大的暴力而且持续时间如此之长,人们就会觉得费解,就想去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并没有研究“黄马甲”运动,但是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在近代史上,法国是革命的发源地,而且每一次革命都相当暴力。

法国革命的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和后来的巴黎公社。对中国人来说,这个话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直接影响了列宁主义、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革命,甚至文化大革命,都深深地受到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的影响。理解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是理解当代中国的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前提之一。不知道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其实就并不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怎么一回事,并不知道共产主义运动是怎么一回事,也并不真的能够知道文化革命是怎么一回事。

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失败
起初,法国大革命并不是一上来就想要闹革命。连绵的战争使法国的财政难以为继,于是国王路易十六和议会讨论战争带来的财政问题。和今天“黄马甲”运动起因于马克龙政府想提高燃油税一样,国王路易十六也想要多征税。虽然在议会上讨论预算,但实际上议会并没有能力真正地限制君主。于是,议会的成员们非常希望效仿100年前英联邦发生的光荣革命,把君主制改变为君主立宪制。用议会的力量来控制住君主,让社会里不存在绝对的权利。这背后第一重要的思想背景是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是法国著名的学者。通常认为,孟德斯鸠的法学著作第一个系统地讨论了近现代民主制度,但实际上,他的著作其实是对英国制度的一个概要。孟德斯鸠花了几年时间在伦敦考察和记录了在英国发生的所有事情。英国自己都没有这么系统地总结过,但是孟德斯鸠不仅做了系统的总结,而且运用法理的形式更有逻辑地把它陈述出来。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孟德斯鸠的思想就已经在法国展开了。可以说,孟德斯鸠的思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中所有的重要人物。

这是第一个背景:法国的先知先觉们想要学习英国,改变自身的制度。另一个背景是美国的独立。美国的独立战争得到了法国的大量支援。独立战争之后,美国立即建立了民主宪政制,这对法国人来说是很大的启发。一个是100年前的案例,一个是近在眼前的案例,在两方面的影响下,旨在把君主制改变成君主立宪制的法国大革命蠢蠢欲动。

在法国大革命前夕,推动改革的人并不是非常激进。所有人都是想努力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但实际情况是,法国社会不具备向民主宪政转型的基本条件。或者说,它不具备一个最重要的基本条件:独立的、制衡君主的力量。和君主相比,议会的力量太弱小。当他们试图推动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时候,君主很自然会抵抗。因为你要把他的权力限制住,他是不会接受的。法国的问题在于,君主不仅可以抵抗,而且抵抗的力量很强。这和英国的改革形成鲜明对照。英国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是贵族和商人,换句话说是社会的中上层。和君主相比,社会的中上层是独立的社会力量。但是在法国,社会中上层的力量很薄弱。

推动改革的一方,只有说话的能力没有实质的力量;抵抗改革的一方,既可以说话又有实际的力量来抵抗改革。因此,推动的一方就变得非常困难。限于篇幅本文不过多展开。最终,推动君主立宪的改革遇到重重困难,一再的失败,导致社会的底层阶层开始大规模进入。当底层阶层大规模进入的时候,大量暴力的成分参杂其中。在暴力的威胁下,君主更要坚决顶住,坚决不能允许改革,因为改革有可能威胁他的性命。法国君主立宪制的失败,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有大量的暴力成分参与其中。这是和英国、美国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雅各宾俱乐部与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中有一个最重要的领导组织叫雅各宾俱乐部。雅各宾俱乐部分成两派:一派是温和派,一派是激进派。温和派的领袖人物包括著名的拉法耶特(Marquis de Lafayette)将军。拉法耶特是当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赴美国支援的法国将军,是美国独立战争中最重要的英雄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拉法耶特广场、拉法耶特大道,还有拉法耶特的塑像。拉法耶特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之后返回法国,推动法国的改革,是雅各宾俱乐部里温和派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

温和派的另一位重要领袖人物是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和拉法耶特一样,潘恩也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极其重要的人物。潘恩是个英国人,他专程从英国赶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独立战争结束之后,尽管不懂法语,潘恩仍然赶到法国来支援法国革命。所谓的温和派就是坚决主张君主立宪制。虽然到后来君主立宪制变成了不可能,他们仍然坚决反对任何的残暴行为,反对任何的恐怖行为,反对乱使用暴力。另一派是激进派,激进派的领袖是罗伯斯庇尔。罗伯斯庇尔是卢梭的学生,他的大量思想来自于卢梭。卢梭对罗伯斯庇尔最重要的影响就是集体意志可以强加给个人。这个思想成为激进派的一个主导思想。

罗伯斯庇尔本来并不是极端激进的人物,直到后来法国大革命发展到相当残暴的时候,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罗伯斯庇尔思想和立场上的变化,不是单纯的个人原因,而是当时的形势所致。当时,大量的社会底层进入革命活动,鱼目混珠,其中就有很多极端激进、极端暴力的人。这些力量把法国革命一路推向极端暴力。在推动的过程中,罗伯斯庇尔变成了他们的领袖,之后,他变得越来越极端,极端到不仅仅杀戮国王和王后、杀戮神父、杀戮所有的敌人,甚至杀戮他们自己的革命同志。

在杀戮雅各宾俱乐部的激进派重要人物之后,罗伯斯庇尔完全统治了雅各宾俱乐部,完全统治了法国大革命,并且建立了政权。拥有极高社会地位的拉法耶特将军被赶出了法国。知识分子潘恩被抓起来关到了监狱里。直到法国大革命失败之后,潘恩才被从监狱里放出来。他后来回到美国。

还有诸多非常著名的、积极参与法国革命的学者都被关进监狱,要么被处决,要么被折磨致死。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被处决而死。著名的数学家和政治学的创始人之一孔多塞(Marquis de Condorcet)也难逃厄运。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定理“孔塞多定理”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就是因为他用数学的方法严格证明了孔多塞定理。孔多赛定理是民主制度运作的基本机制。孔多塞不仅仅是学者,也是一个热情的革命分子,就是因为和雅各宾俱乐部意见不一致,被抓起来关进监狱,最后他在监狱里自杀。

在法国大革命最残暴的期间,雅各宾俱乐部把他们的统治叫做恐怖统治,把他们的政府叫做恐怖政府,意思就是说用恐怖的方式来震慑敌人。为了达到恐怖的目的,他们就要杀很多的人,用杀人的办法来把敌人震慑住。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俱乐部屠杀的人数是以10万计的。就按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个数字也是相当惊人的,而且其中有大量杰出的人物。那么罗伯斯庇尔对后世有怎样的影响呢?最直截了当的继承者就是列宁。

布尔什维克主义与雅各宾主义
在十月革命之后,列宁立即为罗伯斯庇尔建立一个塑像。这件事是著名的法国历史学家马蒂厄记录在他1920年出版的著作中的,书的名字就叫做《布尔什维克主义和雅各宾主义》。十月革命是发生在1917年底,所以他和列宁是同时代的人。他直接讨论了布尔什维克主义是如何发源于雅各宾主义的。他在著作中写到:“列宁像所有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者一样,受到我们伟大的法国革命历史的滋养,受到榜样的鼓舞,并且将其付诸实践。”他还说:“罗伯斯庇尔的雅各宾主义和列宁的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以同样的方式,而且目的目标是一致的。”

“同样的方式”指的是通过恐怖、强行征用和征税来实施的阶级专政。他的意思是罗伯斯庇尔的雅各宾主义和列宁的布尔什维克主义都是用同样的方式来实施社会的转型,而且他们所描述的社会转型不仅仅是指俄罗斯或者法国,而是全人类的转型。这个概要非常之准确,当时法国革命喊出来的口号就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法国;俄国的十月革命也是面向全世界而不是单纯的俄国。

罗伯斯庇尔曾经说过:“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单一意志。”“单一意志”这个词来自于卢梭。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有自由,但是每个人的自由一定是有限制的。任何社会里一定存在着社会意志,社会意志是可以强加给所有个人的,这就是超越个人自由的单一意志。卢梭的这个观点就变成了罗伯斯庇尔的基本原则,并且付诸实施,成为红色恐怖的理论支持。

雅各宾俱乐部激进派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叫圣吉斯特。在国民公会演讲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只要最后一个自由之敌人还在呼吸,你就没有成功的希望。你不仅要惩罚叛徒,也要惩罚中立的人。”他还说:“既然法国人民已经宣布了他们的意愿,那么每个反对者都在最高权力机构之外,那么在最高权力之外的人全部都是敌人。”

于是,领导法国革命的雅各宾俱乐部从一个内部有分歧有争论的组织最后变成了一个极端分子的党派,不仅迫害其他人,同时也迫害党内的人。经历了无数的恐怖之后,党内的人们终于意识到恐怖威胁着每一个人。于是他们决定逮捕罗伯斯庇尔,并且判处罗伯斯比尔死刑。罗伯斯庇尔被执行死刑之后,法国革命时期的恐怖才终于结束。但是,雅各宾俱乐部的基本理念、组织方式、制度和领导方式被传袭了下去,传承之一就是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与雅各宾俱乐部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失败之后,拿破仑上台,通过政变当上了法国皇帝。巴黎公社发生在1871年。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和组织是布朗基和所谓的布朗基主义者。布朗基和布朗基主义者是怎么回事呢?布朗基主义者,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受布朗基的影响,那么布朗基的思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布朗基非常深刻的受到雅各宾俱乐部的影响。在巴黎公社之前的近20年里,布朗基就开始秘密组织革命党团。所谓的布朗基主义者,实际上就是布朗基的秘密党团。

布朗基有完整的计划来策划如何建立革命党团。1871年初,实际上是1870年年底的时候,布朗基主义者认定发动武装革命暴动的机会来了。他们开始策动暴动,同时把布朗基带回了巴黎。但由于布朗基是一个有名的搞恐怖活动的人,很快就被当局逮捕了。因此布朗基本人并没有参加巴黎公社的暴动。直到暴动失败,他才从监狱里被放出来。

巴黎公社时期的布朗基主义者也好,雅各宾俱乐部的激进派也好,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极具诱惑力的公开宣言。宣言的内容都是关于民主和人的基本权利的。比如他们宣扬的基本权利里包括了普选权,其实当时全世界还没有普选权;包括废除奴隶制,提倡妇女的权利、工人的权利、最低工资法等等。在民主方面,提出推动全面民主,甚至是直接民主,让所有人都有权利投票,推动社会平等。但是它的基本原则里缺少人权的另外两个基本成分:生命权和财产权。

洛克给出的人的三项基本权利是人生而有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被剥夺的,不存在卢梭所讲的集体意志可以剥夺个人权利。这三项基本权利,第一是生命权,即任何人不能在没有公正的司法审判的情况下遭受逮捕或者被用刑甚至被杀害。第二是财产权,即在任何情况下,多数人不可以通过投票或者任何其他方式剥夺个人的财产。第三是人的自由权。在法国革命和巴黎公社时期,他们讲得更多的是自由权,而不是生命权和财产权。表面上看,这种做法是忽略了生命权和财产权,但实际上是有意抽掉的,其背景就是以卢梭的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单一意志”。

第二个共同特点是巴黎公社和雅各宾俱乐部的组织方式高度相似。他们都是以高度集权、高度秘密的方式来组织运作。在筹划革命的过程中,布朗基不断使用这两个关键词:恐怖和密谋。他们有意识地使用密谋的方式秘密策划革命行动。密谋不仅仅是用来推翻现政权,也用来对付自己的同志。恐怖和密谋是雅各宾俱乐部和布朗基主义者的共同点,而布朗基主义者,作为后来者,在密谋方面发展得更加成熟。巴黎公社的继承者是俄国的列宁和他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前身是俄国社会民主党,列宁发动改革提出来要改造社会民主党。改造的方式基本上就是布朗基主义的方式。

社会民主党本来的宗旨是试图在俄国建立议会,通过议会斗争逐渐争取更多的选票,而且社会民主党是面向大众的。列宁坚决反对这个宗旨,要求把党变成职业革命家的党,而且职业革命家必须是有秘密的,活动必须是秘密策划的,所以这整套东西实际上深刻的受到布朗基主义的影响。

俄国社会民主党原本是第二共产国际的成员。但是当列宁推动这个变革的时候,与第二国际的主要方针产生了直接冲突,第二国际的领导们对列宁有非常尖锐的批评。其中比较重要的人物是第二国际的领导人卢森堡夫人。卢森堡夫人在若干篇文章中,甚至好像有一篇文章的题目直截了当地说,列宁是布朗基主义者。所以,关于列宁建立布尔什维克党的原则和政策所受到的批评以及把布尔什维克和布朗基主义组织联系在一起的判断,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共产党人的文件中就已经有确切的记录了。因为这些共产党人不仅仅是革命者,同时也是学者。

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与中国
再回到法国革命、巴黎公社跟中国的关系。第一层关系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前,也就是五四运动之前,大批革命青年前往巴黎,很多人并不单纯的为了学习,更多的是为了革命。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周恩来和邓小平。但是那个时间去巴黎,他们接触的革命思想是什么呢?我前面已经介绍了,当时巴黎流行的重要流派是无政府主义。

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到今天正在进行中的黄马甲运动,这些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成分是无政府主义。这里说的成分不是指思想里的成分,许多人根本就是无政府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还有很多流派,在法国这股势力也很强大。至今,在学术上人们对于法国大革命还有很多争论,但是有一点是不需要争论的:法国大革命也好,巴黎公社也好,起最大作用的成分是无政府主义。这是大家的共识。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在共产国际的直接操纵和运作下,先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然后一步一步武装夺取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之后的两个重要的和制度相关的运动分别是大跃进和文化革命。这两者都有巴黎公社的影子。比如说,大跃进建立的制度叫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就是直接从巴黎公社学来的。这是他们相同的地方。两者最基本的不同:巴黎公社的参与者们希望推动一个地方自治的机构,就是巴黎是由全体巴黎人投票选举出来的政府来管理。人民公社显然不是这样,这就是实质上的不同。

巴黎公社看上去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希望管理的人、管理的机构都是民主选出来的,但另一方面巴黎公社又主张使用暴力统治,主张坚决镇压敌人。针对有产阶级,巴黎公社主张用暴力的方式瓜分私有财产,这跟中国的土改、人民公社是高度相似的。但是在地方治理上,人民公社又跟巴黎公社不相似,实际上正好相反。巴黎公社主张的是通过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地方上的领导,而中国是布尔什维克党自上而下的统治。但是整体而言,巴黎公社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极其重要。

还有一点必须要强调的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概念不是马克思自己原创的,而是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的时候,把巴黎公社的恐怖统治概要为无产阶级专政。为什么叫无产阶级?因为当时巴黎公社里最基本的力量来自社会的底层。马克思把他们统称为无产阶级;社会的底层使用暴力来统治,他称之为专政,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提法的由来。马克思在他的著作《法兰西内战》一书中专门总结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他说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巴黎公社“太关注民主”,批评他们光忙着去选举去了,没有足够的去关注专政,没有杀足够多的人,没有把他们的敌人杀光。

再有就是文化革命。文化革命的造反派非常直接地学习了巴黎公社。1967年1月初,造反派在上海夺取政权。所谓夺权就是由造反派夺取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和上海市政府的权。江青是中央文革的副组长。张春桥是中央文革第一副组长,直接指挥了上海的夺权。姚文元是以上海为基础的,上海造反派的领袖就是王洪文。所以“四人帮”的主体就是上海的力量。

造反派在上海夺权之后立即宣布成立上海人民公社,上海出现百万人的大游行大聚会,这就是效仿巴黎公社。几个月之后,毛泽东指示说党的领导还是要的。因为巴黎公社是直接选举的。如果你叫做上海公社,是不是就意味着真的学巴黎公社搞直接选举呢?毛泽东说那不行。就是说一方面它想要模仿巴黎公社,另一方面它一定要保持布尔什维克党的统治方式;一面效仿巴黎公社,另一面它又并不真的是巴黎公社,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值得观察的地方。

制度演化的驱动力
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法国大革命?为什么会产生巴黎公社?为什么法国走的路和英国如此之不同?尤其法国非常努力的想学英国。英国跟法国在很长的历史里是两个高度并行的国家,表面上看非常相似而且是互通的。比如说早在12世纪,英国曾经被法国统治。征服者威廉从法国打入英国,消灭了英国的王室,统治了英国。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英国王室是讲法语的。但是,为什么后来法国人想学英国的光荣革命最终却发生了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这两件事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美国可以相当顺利的建立民主宪政的政权,而法国在经历100年的动荡之后才终于建立了一个民主宪政的政权?

至今史学界对于法国革命是怎么回事,性质是什么?巴黎公社是怎么回事,性质是什么?以及当时的人物,包括前文提到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高度争论的。我想强调的不是那些细节,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细节,最重要的是在重大的制度转型发生之前,那个社会是什么样的?用制度基因的概念,就是那个社会原来的制度基因是什么?这个制度基因是决定性的。

前面我已经提到了,反对罗伯斯庇尔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恶魔、一个暴君,实际上他的确就是。但另一方面,罗伯斯庇尔在讨论公民自由的时候,也非常有情感、是真的渴望。所以也有人说他好的不得了,属于圣人之列。布朗基同样也是,两面性表现得很清楚。再有就是布朗基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阴谋策划者,而罗伯斯庇尔早期根本就没有革命动机,他原来是主张君主立宪的。罗伯斯庇尔成为雅各宾俱乐部的领导人,这个位置不是他自己特别努力抢来的,他不是为了要争权而把别人干掉,是别人把他推到这个位置上去的。布朗基根本就没在巴黎公社起过作用,当时他被关在监狱里,是他的追随者策动的巴黎公社。

这里真正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些个人,不是因为罗伯斯庇尔或者布朗基;也不是因为某一种思想,比如前面提到的卢梭思想的影响。卢梭的影响一定是重要的,但同时在法国流行的不仅仅是卢梭的思想,当时孟德斯鸠在法国也极其有影响,但是在法国大革命时候没有人去提孟德斯鸠。所以简单地用某一个人去解释,简单地用某一个思想去解释,都不是真的解释。

如果要讲思想,在英国也能找到各种思想,也有极端的思想和极端的人,但他们没有在社会里起这么大作用。在美国也有极端的人,也没有起到这么大的作用。所以,真正重要的是它过去的制度是怎么形成的,驱动制度演进的力量是什么?

给定全社会的驱动力量的时候,人们会选取对他有用的那些思想并且向一个特定方向推动。以法国为例,和英国相比,它有两个基本特点:高度的集权和高度的不平等。在法国革命之前,至少从路易十四开始,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高度的集权。集权是什么意思?就是君主的权力远远超过了其他人的权利。在其他人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贵族和商人。高度的集权大大地削弱了贵族和商人,削弱到了没有制衡的力量。这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任何朝着新政方向发生的改变,其实都依赖社会里原来就存在的制衡力量,只有这个力量才能改变旧制度。旧制度不会靠通过一个法律或者开一个大会就能改变,甚至革命也不能改变旧制度,因为没有这个力量。

和高度集权直接相关的就是高度的不平等。法国社会的不平等要远远超过英国社会的不平等。当人们说巴黎人民有“革命热情”的时候,我们要问的是:他哪里来的革命热情?革命是要死人的、要流血的,人为什么会愿意流血、愿意赴死?答案是因为极度的不平等,不平等到了一个人愿意去流血、愿意去死。英国则是另一种情形。首先贵族和商人已经在光荣革命之前积累了很大的力量。其次是早在光荣革命之前,英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的重要性是帮助社会稳定。当社会上出现各种摩擦和冲突的时候,人们认为或者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通过司法手段是有希望得到公平正义的,那么就把革命的情绪化解掉了一大半。当想要革命的人很少的时候,革命就不会发生。但是在法国,因为国王的力量极为强大,强大到干预司法,人们觉得除了革命没有别的办法,于是,他们就走上街头。这是第一个要点。

第二个要点就是革命是怎么组织的?法国历史上发生过好多次革命,每一次革命,他们的口号都非常有吸引力,非常激动人心。每一次的口号都是朝着一个非常光明的目标去的,就是人人都向往的自由和平等。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如何实现平等和自由。每一次革命,使用的策略都是说为了最终的目标,我们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不惜使用任何手段,只要能达到那个目标就可以。

问题就出在这里。实际上,他使用的是他制造的组织,一个高度集权的、没有任何制衡力量的组织。他运用这个革命组织推翻现有的集权制度,建立了另一个集权制度,这个革命的集权制度很可能比原来的集权制度更集权,这就是造成社会高度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当这种革命影响到俄国,影响到中国的时候,带来的后果比在法国更为可怕。因为在法国社会,关于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被普遍接受,人们都相信平等自由。哪怕是身处的制度对他们有障碍,人们仍然高度的相信这个最基本的原则。当革命的组织方式、革命的策略和手段传到俄国和中国这样历史上更专制更集权的社会,自由平等的思想根本没有普及的地方,引发的后果就更为强大。

巴黎圣母院大火之际,我正在巴黎讲学。当时,法国社会一些知名人士迅速承诺重金捐款,政府也承诺斥资重建巴黎圣母院。政府的举动,虽然赢得人们的普遍褒奖,却立即引起了“黄马甲”运动领导者的强烈反对。他们批评说你们重建一所教堂如此慷慨,但是为了解决不平等的问题,为了解决低收入群体的问题,你们却说没有钱去做。“黄马甲”运动将走向何方,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法国大革命的呐喊声时刻提醒我们,“黄马甲”运动和两百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有着同样的血脉和基因,这个血脉和基因在俄国和中国都有相应的传承者。它改变了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也将影响中国的明天。(转载自FT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