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还值得学吗?

我13岁的女儿刚刚接触了德语的名词变格。这门之前看似友好的语言(比如英语的男人“the man”在德语里是“der Mann”)突然扯下面具,露出狰狞的复杂语法:den Mann, dem Mann, des Mannes(男人一词的各种变格,译者注)。而且由于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她展开这段旅程的年龄,正是一个小孩先天语言学习能力急剧下降的时候,等待她的将是多年的痛苦学习。

我一生都在和语言较劲。我是英国人,但求学是在荷兰,大学学习德语和历史,后于2002年和我的蹩脚法语一起到了巴黎。我没有语言天赋,上大学时,我见过有同学只要一眼就能将最复杂的德语句子按照语法分解成各个部分。不过,我有了足够的经验来帮助我的孩子制定他们的策略。在这个有了即时翻译应用和全球说英语的时代,他们应该花多少时间学习语言呢?毕竟,在德语语法上绞尽脑汁的每一分钟都可以用来学些别的。还有,他们应该学习哪种语言呢?

我的孩子们以英语为母语。接下来的讨论都是以此为前提,因为不管你喜欢与否,谈到语言问题时,母语为英语的人面临的成本效益分析与其他人是不同的。我告诉孩子们的第一件事是:现在不值得再花费数年学一门学不好的语言。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我上了一年俄语速成课。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要达到会话级别需要两年时间。去年夏天我去俄罗斯看世界杯(World Cup),我能看懂一些标语,用俄语跟人打招呼和点餐。但智能手机应用(其他游客毫不难为情地在使用)和英语在俄罗斯的逐渐流行,衬得我那点可怜却来之不易的技能几乎多余。

就像伍迪•艾伦(Woody Allen)拿他父亲被裁员开的玩笑:“他们用一个小玩意取代了他。就这么大,能做一切我父亲做的事,只不过它做得更好。更令人沮丧的是,我母亲马上奔出门买了一个。”当然,你可以学点俄语锻炼大脑,帮助延缓老年痴呆症,丰富你的生活,或本着国际友爱的精神;只是别指望能大量使用。至于荷兰语或德语等外语,哪怕说得再流利,好处也在不断减少。由于英语的无处不在和必要性,绝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会强迫你说英语–这门他们从婴儿期就掌握的语言。从纯粹利己的角度来看,例如在商业环境中,如果每个人都说英语,那么英语母语者就会有优势。这是国际会议的标准动态。

诚然,如果你的阿拉伯语或中文学得相当不错,母语使用者会给你很多机会说他们的语言。但攀登这座高峰有其负面。在北京,我曾见过一小群熟练掌握普通话的西方人,而他们的回报是:不得不背井离乡在并不怡人的北京从事他们的工作。不过显然,熟练自如地掌握一门语言还是有很大好处的。即使你有口音,会说错,但你能听懂一切内容并准确地表达你的想法,而不是只能说一些你碰巧知道怎么说的话。简而言之,你可以用这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用这门语言结下深厚的友谊。

在此过程中,你将获得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例如在柏林的大学里,涉及1880年至1940年间出生的德国人这一主题时,我学到“Biografie”(传记)这个词的重要性,它概述了人们在大萧条、纳粹主义、战争时期,以及在东德地区–如果继续走背字–的苦难。“传记”在英文里就没有这种分量。

语言学习者大多永远达不到熟练自如的程度。就连耶鲁大学(Yale)法语系教授爱丽丝•卡普兰(Alice Kaplan)在她的回忆录《法语课》(French Lessons)中都感慨用法语“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想法”。熟练自如有两条途径,但都需要在生活中大量投入:或是儿童时期就沉浸在这门语言里,或是成年后不久就在这个国家里生活多年,最好有一名当地伴侣,法语称之为“école horizontale”。通往熟练自如的捷径只有一条:学一门与你母语几乎完全相同的语言。但讲英语的人走不了这条捷径,因为英语有日耳曼语和法语两个源头,所以英语人士会认识这两种语言中的许多词汇,如德语的“Bett”是英语的“bed”,法语的“message”就是英语的“message”;但他们会认错其他许多词,如法语“lit”是英语的“bed”,德语“Nachricht”是英语的“message”。

我的孩子们有个优势:他们是在英语和法语的双语背景下长大的,这令他们学习其他罗曼语(Romance)要相对容易些。“词汇相似度”这一概念用于衡量不同语言中词语之间的重合程度。根据“民族语”(Ethnologue)网站考证,法语和意大利语的词汇相似度为0.89(1为完全相同);相比之下,英语与德语–可说是英语最亲近的大表兄–之间的词汇相似度只有0.60,更不用提那些名词变格了。如果我的孩子们愿意花功夫学习意大利语或西班牙语语法,他们就能走上通往熟练自如的捷径。这可以改变你的生活。(转载自FT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