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涝保收”金特二次峰会

2月27日,河内。

一方,乘坐复古的绿皮车穿越大半个中国;另一方,风尘仆仆飞跃浩瀚的太平洋,相聚在“爷爷的老朋友家”和昔日征伐“仇雠敌战之国”。这一戏剧性安排及其背后的政治含义,让本身就夺人眼球的第二次“特金会”更引世人浮想联翩。

从会前朝美双方的吹风会,以及国际媒体和学者的种种猜测来看,似乎对此次会议的预期总体都较为正面、乐观。笔者亦然,但理由不同。在笔者看来,如果用某种“戏剧性”视角来审视这场盛会,其动力机制的转变和预期目标的清晰化,或许能够为我们的预测与理解提供某些参照。

朝核问题绵延数十年不绝,一朝卒除,几无可能。在最近几年的持续高温高压态势中,2018年可以称为最富戏剧性的一年。是年初,朝方的新年致辞给人新意,但狐疑未除。两个月多后,一封来自平壤的求爱信(From Pyongyang with Love)再次打破沉寂。白宫当场公开积极回应,“友邦”暗觉惊诧。在其后的两周里,太平洋两岸暗流涌动,各方各自盘算拿捏。在三月下旬,一个寒意未却的凌晨,“301”调查终被祭出。从此,随着“友邦”之间摩擦的升级、敌意的陡增,半岛上空的“大气候”已然质变。

“大气候”的质变对“半岛问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其动力机制中的核心组分“推力”,失灵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六方心中有六个“半岛问题”–各方诉求不尽相同。而从国际社会的主流公意来看,似乎中国方面认定的两个核心目标–不战与无核,还是最具代表性的,既相对公允,又符合国际社会最基本的公序良俗之需求。

所以,如果我们假定整个半岛问题的目标就是“不战”(维持和平之现状)与“无核”(在朝鲜已经实质性拥核的前提下,体现为督促其去核–这是谋求改变现状),那么仔细审视自朝鲜第三代领导人上任以来围绕“核”、“导”的种种矛盾、冲突及其暂时性化解,两条明显的逻辑线索便展现出来。实现上述两个目标,存在两套相互关联的动力机制,一是推力,即国际社会联合起来对朝鲜施加的压力。更直白地说,就是美国及其友邦能否切实落实联合国的相关决议,给朝鲜施加足够的压力,迫其改变有核、保核之现状。二是拉力,也是就美朝两个最直接的当事国之间,尤其是两位强硬的领导人个人之间,能否逐步建立起经得起时局动荡之考验的互信。

目前来看,推力已飞走了,拉力还未来到。这一现状对半岛和平事业是不利的,但对于我们的分析却是好事,因为把两个自变量(Independence variable)中的一个常量化(Constant)之后,单一要素分析将更加简单、明晰。换言之,接下来的议程究竟能推进到什么地步(因变量),就取决于美朝两国间的“互信”之拉力了。造成拉力“缺席”、“迟到”的原因有很多,大量文献已做深入分析,从单元层面领导人个性,到两国体制、政权安全,再到体系层面的地区安全结构,不一而足。故本文兹无赘言。而此处笔者想追问的是:就在围观的各路学者们为“朝美双方缺乏互信”而捶胸顿足、痛心疾首的时候,当事双方,是否对彼此间的“拉力”、“互信”真的也存在学者那么强烈的刚需么?恐怕未必。

政治学常识告诉我们,最高决策者的行为动机,无非一是整体的国家利益,二是个人权位护持。而从历史经验看,似乎很多时候,他们对后者的考量更占上风,尤其是当两种动机之指向出现矛盾时。如果以上述“规律”观察特金二人,则他们显然对提升彼此互信并没有太大的“刚需”。从特朗普方面看,给朝鲜信任自己的理由,是代价高昂(意味着付出较大观众成本)且风险难控的(朝方如何感知和反应不可知;国内其他派系负面反应可知)。因此,从政权安全、个人权位护持的角度看,确实没有必要为了推进国家利益,甚至是国际社会的利益(只要朝鲜没有洲际导弹就不威胁美国本土及其人民)而将自己本人至于险境。

从朝鲜方面看,给美国信任自己的理由,代价同样高昂,风险甚至更大。鉴于朝鲜独特的有优越性的体制,国内观众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国际层面,前有利比亚之鉴,今有伊朗之事,国家安全(National security)、政权安全(Regime security)、个人安全(Personal security)三位一体,保守选项显然还是最优解。

在这种囚徒困境中,双方都不选择合作,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显然这不是最优解。但如果将个人权位的考量纳入,则支付矩阵又将重新排列: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朝鲜的确没有进行新的试爆、试射。这一点显然特朗普是非常满意的。因此,他几乎在任何场合都不忘为此“表彰”朝鲜,实则表彰自身的“非凡外交成就”。而对朝鲜而言,自去年三月历史性的会晤后,“压力”、“推力”大幅缓解,其国内经济境况已经有明显改善。因此,即便特朗普继续维持对朝制裁(美国自朝鲜战争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对朝制裁)、不和朝鲜做生意(美国本来就没有和朝鲜做生意),对平壤的实际损伤都非常有限。

明确上述前提后,我们就不难看到,今日站在河内大舞台上的两位政治明星,都处于“旱涝保收”的有利地位。这使得他们不必如过去那样彼此歇斯底里的叫骂,而是在更大的腾挪空间里,更加从容地表演,然后各取所需。对国际社会而言,“不战”、“维和”的目标已经实现,而且大概率还将继续实现。而“去核”这一改变现状的目标,大概率将成为一个持久的问题–如果当事双方还觉得这真的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话。(转载自FT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