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要面对的科技冷战?

中美贸易争端刚有所缓和,科技领域的争端却面临激化。1月16日来自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四名美国国会议员共同提案,拟禁止美国产芯片销售给华为、中兴及其他违反美国制裁禁令或出口限制的中国通讯公司。中兴和华为都因违反美国对伊朗禁令而付出代价–美国曾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销售零部件,使中兴陷入“休克”;华为的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则在加拿大被捕,面临被美国引渡。在通讯领域,世界排名第一和第四的华为和中兴是5G技术竞争的重要参与者。中国舆论认为,美国对二者的打压,旨在遏制中国科技发展。发起提案的议员则表示,华为和中兴等公司受到中国政府补贴,并可能为当局进行收集情报等活动,再加上违反美国对伊朗禁令,因此有必要立法制裁。

禁令内容
美国众议院网站的声明显示,这是一份跨党派提案,发起人包括共和党籍的众议员加拉格(Mike Gallagher)和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以及民主党籍的参议员范霍伦(Chris Van Hollen)和众议员加列格(Ruben Gallego)。这项提案内容包含几点:禁止美国零部件出口给违反制裁禁令的中国通讯公司;任何违反制裁禁令或出口管制法律的中国通讯公司将受到最初给予中兴的同等处罚;确保受到惩罚的企业在经过一年配合与合作后,能证明其公司系统法规已进行修正才能撤掉惩罚措施等。

发起议员反复点名华为和中兴。参议员范霍伦称,“华为和中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家公司都多次违反美国法律,代表对美国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众议员加拉格表示,“这个跨党派法案设置一个简单的标准:如果中国通讯公司被发现违反美国制裁禁令,它会被处以与中兴最早受到的一样严厉的处罚。”参议员科顿则认为在违反制裁之外,还有对中国科技公司施加禁令的理由。科顿称,“华为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情报收集机构。华为的创始人曾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工程师。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保护美国利益,执行我们的法律。”

对中兴、华为影响
中兴案在该提案中被列为惩处的参考标准。去年4月,美国发布禁令,七年内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销售零部件。禁令导致拥有近8万名员工的中兴“主要经营活动无法进行”–中兴通讯约有20%至30%元器件,包括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等从美国采购,这些核心元器件几乎找不到替代品。为了使美国撤掉这一禁令,中兴付出了巨大代价。去年6月,中兴称已与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达成《替代的和解协议》,中兴支付14亿美元民事罚款,不仅如此,中兴还必须在30天内更换董事会和管理层,并允许由美国选择的合规小组入驻检查,成本由中兴承担。

华为本身未受到处罚,但去年12月初,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理由就是美国指控她违反伊朗制裁禁令,要求引渡。孟晚舟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在该法案被正式提交前,任正非罕见接受媒体采访,当被问及这个涉及华为的法案时,任正非强调,华为绝不会遭遇中兴通讯那样的情况,“我们多年来在研发上大量投入……中兴遭遇的事情不会发生在华为身上。”2017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897亿元。截至2017年底,华为累计获得7.43万件专利授权,其中绝大多数为发明专利。分析人士表示,因为这些专利,“封杀”华为绝非易事,7.4万件专利几乎不可能被完全绕过,这为华为在国际通讯产业链上创造了一条护城河。

贸易战与科技冷战
美国对华为和中兴的打压,发生在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后,因而这些举措常被看作美国对华施压的手段。但任正非却这么认为。《金融时报》报道,任正非在本周二的采访中称, “华为没有那么大。一粒小小的芝麻怎么可能影响美中两个大国之间的冲突?华为只是一粒芝麻,它起不到什么作用。”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朴之水表示,经济发展根本上还是被创新所驱动,而美国对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创新质量和技术发展能力的引领地位。因此,这也是美国坚决捍卫的优势。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胡荣也认为,美国的真实诉求不仅是减少贸易逆差,由于中国出口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来自美国公司,因此单纯以贸易赤字为理由说不过去。中国从中获益没有数字显示的这么大。如果目标是减少赤字,那么谈判早该达成。美国真正的目的是阻止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外界因此担忧,在中国和美国的竞争下,技术上的遏制与经济上的对立并行,将迫使其他国家不得不“选边站队”,因而陷入“科技冷战”的局面。(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