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星级背后的奇妙故事

克莱蒙费朗的鹅卵石小巷和火山石建筑看起来古色古香,不像是闹革命的地方。但在1889年,当安德烈•米其林(André Michelin)和爱德华•米其林(Édouard Michelin)兄弟在这里创办了一家轮胎公司后,这座法国城市永远地改变了旅游行业。这座有着14.5万人口的城市,位于法国的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Auvergne-Rhône-Alpes)。克莱蒙费朗独特的建筑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乡村地貌,使其成为值得探索的地方。但除了黑色的尖塔和装饰华丽的联排别墅之外,还有一件令人好奇的事情等待发掘。克莱蒙费朗的这对发明家兄弟,不仅改变了现代运输,还建立了一个品牌,将美食界的最高荣誉–米其林星级授予最好的餐厅。

法国及其它国家的游客们得好好感谢米其林兄弟。在克莱蒙费朗长大的哥俩,开始的时候本来是要拯救祖父处境困难的工厂生意,最后却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们在轮胎上的创新–从可拆卸的自行车轮胎和橡胶轮胎火车,促使个人交通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与经济。在20世纪初,随着米其林指南和地图的推出,兄弟二人不仅让“米其林”成为轮胎的代名词(按收入计算,今天米其林是全球第二大轮胎制造商),还成为了旅游和高级美食的代名词。该公司最聪明的招数之一,就是突出了值得你专门跑一趟去吃的食物。指南里介绍了不可错过的地方菜,以及藏酒丰富的酒窖,诱使司机跑得更远(当然,他们需要坚固的米其林轮胎来完成旅程)。自从1926年米其林星级出现以来,指南中获奖的最佳餐厅和耐用的汽车轮胎以及对美食的追求就永远交织在一起了。

“米其林在20世纪初预测到了旅游业的发展方向,”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Lowell)19世纪和20世纪法国史专家帕特里克•扬(Patrick Young)教授说。“米其林指南的创新之处在于,把汽车运输、详尽的路线信息以及酒店和餐厅的评分体系整合到了一起。”直到今天,克莱蒙费朗都是米其林的总部所在地。虽是座工业城市,这里却一派田园风光:广阔的利马涅平原(Limagne)被多姆山链(Chaîne des Puys)分割,地质特征令人称奇,2018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里的80座山丘和火山锥是沉寂了7,000多年的火山留下的遗迹。如果你站在该城地标–带有双尖塔的圣母大教堂的台阶上,就能看到远方1,465米高的多姆山(Puy de Dôme)。

无需远离克莱蒙费朗的历史中心区,游客就能了解米其林的遗产。往东数公里处,就是米其林探险(L’Aventure Michelin),这是一个互动式画廊和博物馆,位于克莱蒙费朗最大的米其林工厂–一座20世纪初的建筑里。自从2009年开业以来,已有60万名参观者来到这座米其林神殿。“米其林和克莱蒙费朗的故事紧密相连,”米其林博物馆的馆长尼古拉斯(Stephane Nicolas)说。“米其林博物馆的宗旨是向尽可能多的人分享米其林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米其林兄弟的第一个突破,是可拆卸充气轮胎的专利,它在1891年的巴黎-布雷斯特-巴黎自行车比赛中进行了测试。接着,他们发明了第一个汽车轮胎、第一个能应对100公里时速的轮胎,以及第一个可以拆卸的轮辋。1929年,他们开始涉足铁路运输。1931年,采用橡胶轮胎的米其林机车第一次在铁轨上行驶。兄弟俩是法国梦想家浪潮中的一员,这个浪潮包括工程师埃菲尔(Gustave Eiffel)、时装设计师香奈儿(Coco Chanel)和航空先驱布莱里奥(Louis Bleriot)。布莱里奥完成了从英国到欧洲大陆之间的首次载人飞行。当时,法国从农业国家开始转变为工业国家。当米其林兄弟开始做轮胎生意时,全法国的汽车加起来不足3,000辆;现在达到了3,200万辆。该博物馆拥有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汽车和跟交通有关的展品,它们都来自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在创办米其林博物馆时,我们并没有理会已有的概念,”尼古拉斯说。“我们希望这个体验是量身定制的,符合米其林的个性。”博物馆里的金属地板和瓦楞屋顶保留了工业风味,而展品偶尔也具有超现实性:汽车穿过巨大的地图、公司的吉祥物米其林先生(在法国大家都叫他必比登,Bibendum)在门口上方兴高采烈地冒出来。

米其林公司的吉祥物诞生于1898年,今年已经120岁了,是世界历史最久的公司吉祥物。米其林博物馆的一个展览,持续到2018年年底,展示了他最好的一面。展览汇集了数十年来的120幅画作,展现出吉祥物如何从一个抽着雪茄、圆咕隆咚的美食家,变得没那么胖(尽管还谈不上苗条)。他的名字叫必比登,来自拉丁文Nunc est bibendum,意思是“畅饮时刻到了”,让人联想到米其林轮胎会“喝光”挡道的所有障碍。从现代的眼光看,这倒更像是米其林进入美食旅程的预兆。米其林公司从1900年开始制作旅行指南,一开始是免费发放给驾车者的法国指南。接下来的十年里,公路图陆续出版。这些书和地图吸引着司机探索自己的国家,绕道去好吃的馆子,在某个地方过夜,延长旅行时间。这是一个妙招,鼓励人们延长驾车旅行时间,反过来,这也能促进轮胎销量。

1926年,米其林开始制作更为全面的旅行指南,重新关注美食,它被广为参考,这要部分归功于靠谱的评论,它们是由秘密食客匿名做出的(这一过程至今依旧受到严格的保护)。今天,米其林覆盖欧洲、亚洲和南北美洲的34个地区,在全球餐饮业者当中,著名的米其林星级评分系统既令人害怕,也令人狂喜。几乎每一位有抱负的厨师都想赢得“米其林星”。“尽管多年来有所改变,但必比登原本完全是白种的、法国上流社会男性气质的象征,”扬教授说。“单片眼镜、雪茄及其腰围,都是悠闲的中产阶级男性的象征,米其林评星体系使得巴黎大都会的标准,成为了法国和全世界文化价值的标准。”

《指南》一直在出,米其林也成功保持住了品味创造者的声誉。但米其林作为品味独裁者的地位仍然存在争议,获得或失去一颗星所带来的极端压力,经常登上新闻头条。英国厨师黄震球(Andrew Wong)将获得米其林星级与结婚相提并论;个性执着的名厨拉姆齐(Gordon Ramsay)称,当他名下一家米其林2星餐厅被摘星后,他难过得哭了。甚至克莱蒙费朗郊外的碧绿群山,也在米其林的历史上也留下了一笔。1908年,米其林兄弟推出了米其林航空杯(Michelin Aviation Cup),悬赏10万法郎,看谁能第一个在6个小时的时间里从巴黎飞到克莱蒙费朗。今天,许多滑翔伞在火山锥上空翱翔,将多姆山链的起伏景致尽收眼底。

米其林的遗产依旧激起克莱蒙费朗人的强烈自豪感。米其林星级能够造就或者毁掉餐饮生涯;这家公司棉花糖造型的吉祥物出现在世界各地;它每年生产超过1.87亿只轮胎。所有这些,都发端于此–法国奥弗涅的中心地带。“米其林无处不在!”住在克莱蒙费朗的热情博主、给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旅游局工作的博里(Ghislaine Borie)说。“许多人的家人都在那里工作,或者曾经在那里工作,像是祖父母或者父母,这家公司依旧深深地扎根于这个地区。”“多年来,这座城市的面貌也受到了这家企业的影响,”博里补充道。“就我个人来说,我真的很喜欢‘cités Michelin’,就是尚蒂尔格山上的那些小房子,从20世纪初开始,就供公司的员工使用。”许多这样的住宅小区至今依旧住着人,其中一些位于克莱蒙费朗风景如画的丘陵上。在一些地方,一座城市与一个跨国公司的长期联系可能会招致冷嘲热讽。但法国是一个尊敬工业先驱和艺术家的国家。探索像克莱蒙费朗这样一个融合了工业设计和哥特式壮观建筑的城市,不难发现各种原因。“有时人们会取笑克莱蒙费朗,叫它‘轮胎城’,”博里说。“但这里远不止于此;这里的独特历史和成功故事,在其它地方已经看不到了。”(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