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要留住青春的香港电影

第三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终身成就奖得主楚原动人肺腑的演说辞、出炉影帝古天乐“我们一定要团结”的激情呼吁声中顺利结束。许鞍华导演的《明月几时有》,早前因公开支持”雨伞运动”的叶德娴参演要角,在中国大陆参展时临时被抽片,大陆票房也颇为惨淡,却成为代表香港本地业界取向的金像奖大赢家,囊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美术指导及最佳配乐五项大奖,叶德娴本人也凭此第三度摘下最佳女配角荣衔。

2016年《十年》获颁最佳电影以来,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一直在寻找机会,希望在可容许范围内,适当输出抗争意识。这和2000年代香港电影人的一种取向不谋而合:实现CEPA(按:《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03年签订)后,中港合拍片大增,但他们也试图在合拍片中,注入容许中港两边各自解读的讯息,以及一股香港情怀。每一届“派发成绩单”,总有“为什么不是他、她或它”的声音响起;质疑大会评奖标准乃人之常情。但举办了几十年,金像奖的取向不可能没有变化,始终如一。

1982年金奖像创立的最早几届,由《电影双周刊》主导,影评人的取向较浓。但随着金像奖越来越受重视,至八十年代末金像奖逐渐向制作人以至片商的利益倾斜。 2009及2011年,小本制作《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打擂台》分别赢尽口碑,但评审均恐怕过于肯定小本制作会影响投资取向,变相不鼓励拍摄大片,间接导致两片跟当年的最佳电影奖项擦身而过。到近年,评审标准意识形态化,则明显和香港社会变迁有关。

平心而论,若纯以艺术标准,以香港抗战年代为舞台的《明月几时有》,不如张艾嘉编导的《相爱相亲》的地方在所多有,但意识形态上,前者虽可作主旋律合拍片解读,也可视为注入香港意识,肯定香港战略地位、充塞本土人文关怀的抗战电影,后者则台味远盖于港味,题旨也是女性主义掺入较为老调的回乡情结。弃彼取此,讯息明确。

《相爱相亲》中演绎出色的男女主角田壮壮和张艾嘉,在影帝影后的角逐中,也败予演技其实远逊于他们的香港演员古天乐和毛舜筠── 难怪古天乐上台领奖时要说一句:“最重要的是,我们香港人还是照顾香港电影。”一个地区的电影要延续,当然需要不断有新血。香港电影被讥青黄不接多时,今年大会便以“青春常驻”为主题,安排近年人气冒升的电影新人如吴肇轩、廖子妤、吴海昕等介绍最佳电影剧情、出任颁奖嘉宾,充份肯定光影新力量。

早前在”两会”期间公开表示:“现在只有一种电影叫‘中国电影’,香港电影也是中国电影”的成龙,是今届专业精神奖的颁奖嘉宾,但也成为颁奖礼上多次被针对的对象。负责颁发最佳编剧奖的黄秋生一番感言,指“明年还有没有香港电影,是‘出人意表’,你猜不到,但‘情理之中’的,就是我们年年都有香港电影才合理,是不是?”变相回应成龙言论。影帝古天乐也在得奖感言中强调,香港人应思考“怎样做好我们的香港电影”–“永不放弃”、“香港电影需要大家一齐支持才会做得更好”是他发言不断强调的意思。

“为你而生,为戏而死,做戏全靠青春热血撑起……”大会主题曲如此唱咏。今年的最佳电影奖项由六位新浪潮电影导演(徐克、许鞍华、严浩、章国明、余允抗、唐基明,欠了方育平和谭家明)联合颁发,代表前浪翻过,后浪自然接上。要留住青春的是老人,所以香港电影需要的其实不止是青春常驻,而是意志;有坚持和创作的热情,就如黄秋生上台打趣所说:“我叫黄秋生,意思是虽然黄了,但到秋天仍有生命力。”青春不是重点,热血才是王道。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初尝获颁金像奖滋味的得奖者可谓军容鼎盛;即使新演员、新导演这些先天上决定必须新人拿奖的撇开不计,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视觉效果、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都属“首摘族”。承接、坚持下去,支持香港电影的气氛一直笼罩会场。香港电影曾一度陷入身份模糊危机,在制作组成上不断被“冲淡”,但近年已现重生的趋势。港产片的制作数量在回升,题材与取向也从争取大陆市场,转回关注本土、吸引本地观众,每年新晋导演的数目亦越来越可观。港片重新上路已多时,问题在我们看不看见,愿不愿意看见。(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